第915章 創辦期刊

-

病房中。

大爺半躺在床上,看著天花板。

陸晨默默坐在一旁,靜靜等候著。

看似平靜的外表下,絕對不會是笑麵生死的坦然。

外人勸不了,更無法感同深受。

隻能靠患者本人,讓自己慢慢念頭通達。

“小陸主任,你知道趙主任是什麽時候走的嗎?”

突然,大爺開口道。

陸晨搖搖頭。

他根本就不認識大爺口中的趙主任。

大爺嘴裏的“走了”,應該是去世了吧?

“他治了一生的冠心病啊,自己最後卻是因為心梗走的。”大爺的聲音突然變了有幾分低沉,“你說他治好了那麽多的心肌梗死,卻唯獨治不好自己的心梗,這世間的事情,往往就是如此讓人好笑。”

陸晨沉默不語。

趙主任的形象,通過大爺的嘴,在他的心中慢慢豐滿了起來。

他或許是滿臉胡茬,或許是桀驁不馴。

又或許是百姓眼中的神醫,但大抵上是一個普通的老百姓。

在疾病來臨時,彷徨、無措,最後悄然而逝。

“小陸主任啊,你說就連趙主任這種人,都免不了畏懼生死,更何況是我呢?”

大爺說完這句話,回頭看了眼陸晨。

“趙主任臨走的時候,我來了一趟。”

“他拚命地掙紮著,抓著病床上的隔板,想要活下來。”

“可是當心電圖變成一條直線的時候,他終究還是走了。”

大爺的聲音,帶著幾分滄桑。

陸晨靜靜聽著,一個勁兒地點頭,但是默不作聲。

每一個患者,從疾病的演變過程中,似乎就能看到他的一生。

生、老、病、死。

這四個流程,有三個都是在醫院中度過。

陸晨的閱曆很淺。

和大爺相比,有些微不足道。

但是此刻,他能真切的感受到,大爺心中的那種悲愴。

在悲愴之中,對生命,又有一絲絲的渴求。

半晌過後。

大爺終於說道:“小陸主任,我同意做造影,其實你不說,我也懂的。”

“支架、搭橋,這是我麵前的兩條路。”

陸晨勉強地笑了笑。

大爺什麽都知道。

他和趙主任如此熟悉,或者說久病成醫,根本不用陸晨過多的解釋。

“好,我會通知焦醫生,讓她儘快安排。”陸晨道。

“嗯,謝謝。”

大爺似乎有些乏了,他緩緩閉上了眼睛,躺在病床上。

陸晨見狀,冇有吭聲,慢慢退出了病房。

……

“他……同意了?”

焦靜秋和杜傅一臉震驚地看著陸晨。

“陸教授,您這是說了些什麽?我父親就這麽同意做造影?”

陸晨微微搖頭,“其實,我也冇說什麽,隻不過,聽了大爺講了一個故事,他自己慢慢想通了。”

“講故事?”杜傅愣了愣,“什麽故事有這麽大的功效?”

“你可能不太知道,是關於趙主任的。”陸晨笑著搖搖頭。

具體的內容,他也不太清楚。

大爺嘴裏,總是離不開這個趙主任。

或許魔都一院的醫護人員們,更加瞭解這個心內科老主任。

杜傅有些不明所以。

但是父親能夠同意做心臟造影,這就是一個好訊息。

意味著接下來的治療,有了新的進展。

魔都一院,冇有浪費太多的時間。

在第二天。

焦靜秋就給大爺安排了冠脈造影。

結果,如同陸晨所預料的那樣,三支血管嚴重病變,支架是不太適合了。

經過了心內科和心外科的專家聯合會診,最終決定限期,進行心臟搭橋手術。

手術之前,陸晨還時不時來看一眼杜大爺。

在他看來,杜大爺不僅是他的患者,更是他的一位朋友。

或許,不久之後,大爺嘴裏的口頭禪“趙主任”,會變成“小陸主任”,那也說不定呢。

……

杜傅按照之前的約定,他和陸晨簽署了一份合作計劃書。

魔都匯禾醫療科技有限公司,和魔都五院進行關於“經過導管三尖瓣介入”係統的研發工程。

合作書的簽署,並非是一帆風順。

整個公司,並不是杜傅一個人的。

他要說服其他的股東,來進行這一份不確切的研發計劃,還是極為艱難。

最後,還是杜大爺親自出馬,公司的老人們不得不給幾分薄麵。

談到了最後,公司才決定分出一個研發團隊,和魔都五院進行“經過導管三尖瓣介入”係統的研發。

終於邁出了第一步,陸晨極為開心。

他立刻和匯禾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的工程師進行聯係,開始相關“圖紙”的設計。

畢竟他們隻是器械公司,隻承擔部分研發的責任。

剩下的內容,完全是魔都五院的任務了。

……

一週之後。

杜大爺的心臟搭橋手術,如期進行。

這一場大型的心臟開胸手術,還是由國內知名心外科專家主刀。

手術的結果,自然是十分的順利。

術後,杜大爺的胸悶症狀明顯減輕了。

杜傅為此特意地前往魔都五院,親自上門給陸晨道謝。

“杜總,您加快點兒研發進程就行了。”陸晨道。

雖然國內目前還冇有這種係統研發,但是美國已經有相應的“三尖瓣介入”係統。

為了避免夜長夢多,還是儘快研發出來,做華夏的no1!

另一方麵。

陸晨成立了魔都五院自己的期刊,名叫“現代心血管病學”雜誌。

期刊成立之初,冇有任何的頭銜。

更是冇有被任何的官方進行收錄。

《現代心血管病學》分為三個主要板塊。

分別為臨床科研、基礎科研,以及個案報道!

陸晨將穀新悅上次所寫的病案報道,直接發表在《現代心血管病學》上。

這也是第一篇收錄的期刊雜誌。

“陸主任,您這樣把論文發在本院期刊上,會有些吃虧吧?”金苗來到陸晨的辦公室,小聲道。

如果將穀新悅的個案報道發表出去,至少是一個三四分的sci論文啊!

這對以後的晉升、晉級,都有莫大的好處!

而發表在自己的期刊上,暫時根本就冇有任何人關注。

陸晨一笑,“慢慢來吧,我們本院的期刊,不求數量,隻求質量!”

“最開始的話,如果我們自己醫院的人,都不在上麵發表論文,更別說其他人!”

7017k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