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5章 石沉大海!(第二更)

-

不過,在孫果果的想法裏,陸晨能以一作的身份,發一篇sci論文,那就很不簡單了啊!

難道他還想發高分的論文?

這可不是臨床技能啊!

臨床技能,可以熟能生巧,但是科研論文這東西,冇有任何捷徑。

更何況,陸晨以前從來冇有發過其他的論文。

孫果果給陸晨普及一些低分的sci期刊,已經算是很高看陸晨了。

如果是別的學生來詢問,她多看隻會勸告對方,先發幾篇華夏核心的論文,再談sci論文吧。

sci論文,冇有幾年的學習沉澱,那可是寫不出來的。

但是,此時的陸晨,坐在寢室中,腦海裏想著的還真是找一個5-8分的醫學期刊。

這可不是他癡心妄想。

陸晨在撰寫論文大的過程中,翻閱了大量的文獻。

自己的論文在什麽水平段,他雖然不能精準定位,但是也能大概的估摸出一個範圍。

像這種前沿熱點的空白領域,用上最恰當的統計學方法,絕對是不小於5分的!

當然了,能否讓5分的期刊接受稿件,還得取決於論文的潤色、排版等等。

另外最重要的,便是審稿人的意見。

部分有地域偏見的審稿人,對於華夏的論文,都是保持著一個懷疑的態度。

這在一定程度上,對華夏的學者,造成了很多的困擾。

……

既然孫果果師姐的意見不太滿意,陸晨便自己尋找。

功夫不負有心人。

陸晨找到了三個待定的期刊。

分別是molecrtherapy-nucleicacids(簡稱mtna)、cellphysiolbiochem、celldeathanddiease。

影響因子都在五分左右。

除了mtna,其他兩個都是國人投稿率最高的期刊,國人發文比例達到了總量的40%以上,自引率很高!

投稿相對來說比較容易,但是這也意味著水分可能多。

陸晨猶豫了半晌,最終還是將目光投向了mtna!

這是近些年比較火熱的醫學期刊,去年被cell收編,今年的影響因子在5.45分,明年有望突破到7分!

“好,就決定是這個雜誌了!”陸晨最終下定了決心。

他將論文進行潤色以後,隨便發給了導師李瑤。

任何一個研究生,在校期間發表的論文,都需要經過導師的同意。

冇有導師的授意,即便被雜誌收稿,也會被視為違規,甚至可以直接視為數據造假!

……

心內八區。

李瑤導師在收到陸晨郵件的第一時間,便直接下載附件,打開了文檔。

“這麽快就翻譯成英文的了?”李瑤嘴角露出一絲笑意,“這小傢夥的心也不小啊。”

翻譯成英文,那肯定是要發高質量的sci期刊了。

“讓我看看你這文章的水平到底怎麽樣吧。”

李瑤將手頭其他的事情放下,開始專心審閱陸晨的論文。

隨著閱讀的深入,李瑤越看越吃驚啊!

這完全不像是個學生能寫出來的論文……

無論是從英文的寫作手法、用詞譴句,以及整體論文的實驗方法,其中涉及到的統計學方法,全部都像是一個多年資深的科研人員寫成。

特別是其中運用到的統計學方法,一般人可用不來這麽多的方法。

而且陸晨所用的方法,都是最恰當的。

並不是說,方法越多越好,而是用得恰到好處,能夠解釋你所提出的問題。

陸晨在這一點上,做得極為出色!

“這篇論文,質量真是挺高的!”李瑤作為博士生導師,見過的好的文,以及垃圾的研究生論文,可太多太多了!

在整個文檔的最後,李瑤還看到了陸晨想要投稿的期刊——mtna!

“他還想投mtna?”李瑤皺了皺眉頭。

這個期刊的影響因子看似隻有五分,但是因為明年可能要漲分的緣故,這段時間內,mtna的收稿標準肯定會提高,有可能會達到7分!

“既然他想投這個,那就讓他投吧。”李瑤心中暗自想道,“年輕人啊,還是要多碰碰壁,腳踏實地一點兒,等被拒稿了,再讓他換一個低分的期刊吧。”

在李瑤看來,陸晨的論文的確很不錯,但是缺點也很明顯,那就是樣本量很少。

一般能發高分的臨床科研論文,都是大型的臨床科研項目,動輒是成千上萬的樣本量。

這樣纔有機會,發表一篇高分的sci論文。

陸晨的這篇文章,李瑤估摸可以在3-5分之間的期刊發表。

超過這個分數的期刊,那就很難了!

……

李瑤看完陸晨的論文之後,給他稍微改了幾個地方,但並不影響整體論文的結構和思路。

陸晨接回到李瑤導師的回信後,按照她的要求,將論文重新梳理了一遍。

第二天,陸晨便投稿了!

mtna的審稿期,一般在1-2個月。

這段時間內,陸晨隻能耐心的等待。

臨床的工作,仍舊是一如往常。

陸晨抽空便來到了導管室,在李瑤導師的指導下,配合她進行電生理手術。

“嗯,就是這樣,再往裏麵進去一些,再擰一下!好,非常好。”

李瑤站在陸晨身旁,指導者他給患者進行導管內的操作。

之前,他一直在模擬手術間操作,今天是陸晨的第一次親自上台操作。

不緊張那是假的,但是陸晨更多的,是興奮!

虛擬和現實的東西,畢竟還是有差距的!

手術順利結束。

“恭喜,電生理介入手術熟練度 0.5%!”

熟練度一直維持不動的電生理介入手術,在今天,也終於鬆動了!

果然,在係統模擬手術間訓練到一定的程度後,熟練度是不太容易漲的。

隻有通過現實中的操作,才能逐漸提高手術度!

“嗯,陸晨,不錯,這第一次的導管內操作,很成功!”

李瑤笑著看向自己這個學生,不得不說,陸晨還真是一個天生的心內科醫生。

這操作的手法,已經能達到很多術者兩到三年的勤修苦練。

“還是老師教的好。”陸晨適時拍了一個馬屁。

李瑤笑了笑,突然道:“對了,你的那個論文怎麽樣了?我看差不多有一個半月了吧。”

陸晨摘下了手套,微微搖頭道:“還冇訊息。”

一篇論文,不能一稿多投。

一旦被髮現,那直接會被各大期刊拉黑!

所以,無論成功與否,陸晨隻能等待mtna的回信了。

李瑤沉聲道:“不行的話,你就主動發郵件問一下,被拒稿,就轉投cellphysiolbiochem,我和這個雜誌的副主編認識……”

“好的,老師。”陸晨微微點頭。

已經快到兩個月的審稿期限。

難道真的是他高估了自己的論文價值?

隨著時間的流逝,陸晨心中也越來越冇底氣。

回到寢室。

陸晨找到了mtna期刊的郵箱,按照李瑤導師的意思,發表了一篇詢問的郵件。

不過,仍舊是石沉大海!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