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章 大改革

朱由校,這個明朝末期的皇帝,他不是一位勤政愛民的君主,卻是一位對藝術有著無儘熱情的木匠皇帝,。

他是一位木匠天才,曾經,他建造了一個精緻的宮殿模型,其藝術造詣堪稱魯班在世。

如今,他是現代大學生朱少龍穿越過去的,他並非完全沉浸在木工的世界中,他也在傾聽大臣們的建議,試圖改變這個日漸衰敗的國家。

這一天,朱由校召集了所有的重臣,他們都是現代人穿越過去的,他們帶來了現代的智慧和見識。

朱由校趁火打鐵,發動了一場大改革,他向大臣們下令:“眾愛卿,你們都是現代人穿越過來的,你們之前是工人,農民和待業的大學生,現在成了朝中重臣,也算是平步青雲了。

你們是現代文明中穿越過去的人,應該懂得深明大義,知道大明朝是怎麼亡的?

你們把之前貪汙的金銀退回朝廷,朝廷要把這些錢用在該用的地方,救大明朝。

你們應該把兼併的土地退給農民,讓農民不再餓肚子,就不會爆發農民起義。”

大臣們都深明大義,他們齊聲道:“陛下英明!

我們一定退還貪汙的金銀和土地。”

於是,朝中重臣和各地的官員,一共退回貪汙的黃金五萬兩,白銀二億五千萬兩,使國家財政一下子富有了。

官僚們還把兼併的土地大部分退給無地可種的農民,緩解民間的矛盾。

這一切都顯示出他們的決心和智慧,他們要拯救這個大明朝。

朝廷的大臣們,儀容猶如玉樹臨風,潔淨無瑕,其言行舉止,皆顯大方得體,此乃國家文明形象的璀璨明珠。

大臣們分成兩隊,站在皇帝朱由校麵前,個個胸懷韜略,為國家興衰出謀劃策。

他們,正提出了一係列“強國富民”的建議,讓朱由校對他們的見識深感佩服。

“陛下,我們的國家己失去了曾經的繁榮昌盛,臣以為首要之務在於強化邊疆防線。”

老臣袁可立堅定地說,“在遼闊的邊疆,我們要充實軍隊,打造精銳的騎兵,以應對外敵的侵擾。”

朱由校讚許道:“袁愛卿所言極是。

邊疆之事,馬虎不得。

朕會撥出更多的資源,支援你打造一支強大的邊防軍。”

另一位大臣,吏部尚書周應秋道:“陛下,除了邊疆防線,我們還需要關注民生。

我建議在全國範圍內嘗試推行教育改革,提高百姓的文化素質。”

朱由校聽後,眼中閃過一絲深思:“周愛卿,你的建議很好。

朕會派大臣督導此事,讓大明的百姓都能讀書識字,提高大明各方麵的科學技術進步。”

此時,一位身穿錦衣的文官起身道:“陛下,我認為我們應當大力發展農業。

隻有讓百姓吃飽穿暖,國家才能安定。”

朱由校微笑著點頭:“王愛卿所言極是。

朕會撥出更多的農田給百姓耕種,同時也會設立更多的農業合作社,幫助百姓提高生產效率。”

另一位大臣房壯麗道:“陛下,我們還需要建立一套公正的稅收製度。

隻有這樣,百姓纔會心悅誠服地為國家效力。”

朱由校讚許道:“陳愛卿言之有理。

朕會組織一個專門的稅部,製定出一套公正、合理的稅收政策。”

此時,一位沉默寡言的大臣袁崇煥開口了:“陛下,我建議在全國人民範圍內推廣武術。

武術不僅可以強身健體,更能培養國民的勇氣和毅力。

此外,武術還能作為軍隊的訓練手段,提高軍隊的戰鬥力。”

朱由校聽後眼前一亮:“袁愛卿此言一出,朕茅塞頓開。

武術不僅可以強身健體,還能鍛鍊國民的體魄和意誌力。

朕決定在全國範圍內設立武館,培養更多的武術人才。”

此時,眾大臣齊聲高呼:“陛下聖明!

願陛下帶領我們國家走向富強!”

朱由校聽後心中豪情萬丈:“諸位愛卿,你們提出的這些建議,朕非常讚同。

我們不能再沉溺於過去的錯誤,我們要向前看,要為這個國家,為全國百姓謀求真正的福祉。”

朱由校笑道:“有各位愛卿的鼎力支援!

朕會以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的決心和誠意。

讓我們攜手並進,共同為這個國家、為全國百姓謀求真正的福祉!”

“退朝!”

隨著內侍的高呼,在大臣們一片歌頌聲中,明熹宗朱由校離開了大殿。

朱由校來到皇後的寢宮,見到了美若天仙的張嫣皇後,他不禁心中一動。

自己在穿越之前,其貌不揚,真不敢奢望自己能娶到這麼美若天仙的老婆,自己現在真的太幸福了。

儘管大明祖製是後宮不能乾政,但朱由校是朱少龍穿越過來的,他喜歡經常和張嫣皇後談談心。

“陛下,你來了。”

張嫣皇後微笑著迎接他。

朱由校點點頭,坐在皇後身邊,感慨道:“愛妃,如今國家局勢艱難,朕肩上的擔子更重了。”

張嫣皇後輕輕握住朱由校的手,鼓勵道:“陛下,妾身知道你的壓力,但隻要我們齊心協力,一定能讓國家走向繁榮昌盛。”

朱由校看著皇後,眼中閃過一絲堅定:“朕也堅信如此。

但光靠朕一個人是不夠的,還需要眾大臣的共同努力。”

張嫣皇後點頭道:“陛下說得對,我們需要團結一心。

不過,妾認為,除了大臣們,還需要得到全國百姓的支援。”

朱由校深思片刻:“愛妃所言極是,民心所向,才能讓國家長治久安。

可如今百姓對朝廷的信任度並不高,我們該如何爭取他們的支援呢?”

張嫣皇後提議道:“陛下可以實施一些惠民政策,減輕百姓的負擔,讓他們感受到朝廷的關懷。

同時,也要嚴懲貪官汙吏,讓百姓看到朝廷的決心。”

朱由校點頭道:“愛妃的主意甚好。

朕會與大臣們商議,製定出合適的政策。

不過,要想保住大明朝,還需要更多的人才。”

張嫣皇後微笑著說:“陛下,像袁可立這樣剛正不阿的清官,袁崇煥這樣的帥才,都是國家的棟梁之才。

我們要善用他們,讓他們為國家效力。”

朱由校感歎道:“是啊,他們是大明朝的希望。

但光靠他們,也隻能讓大明朝續命。

真正要保住大明朝,還需要讓百姓心悅誠服地支援我們。”

張嫣皇後點頭道:“陛下說得對,我們要讓大明朝得到全國百姓的支援和擁護,才能創造出屬於我們的輝煌時代。”

朱由校站起身來:“愛妃,朕會努力的。

隻要朕和眾大臣團結一心,一定能夠戰勝一切困難。”